有人问了我几个问题:
①养老金是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
②每月缴多少是否是员工能够自己决定的?
③受不同的政策条件和不同的企业所限,是不是员工自身的问题?
我的观点是:
1、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大部分省市区是从1996年1月开始的;机关事业单位全部是从2014年10月开始的。
他问这个问题的本意可能是说视同缴费年限的不统一。
我要说的是,企业退休人员和机关事业退休人员的视同缴费年限所计算的过渡性养老金,都是由国家支付的,是国家对退休人员的视同缴费年限的补偿。这是国家的法规,说不上合理或不合理,但一定是合法的!
有法规就得执行,不执行就是违法或违规!不是吗?
企业退休人员的视同缴费年限短,过渡性养老金占基本养老金的比例低些,但个人账户养老金占基本养老金的比例就相对高些;
机关退休人员的视同缴费年限长,过渡性养老金占基本养老金的比例高些,但个人账户养老金占基本养老金的比例就相对低些;
此消彼长,相互补充,这正是现行养老保险制度设计上的科学、合理、公平、公正、巧妙之处!
2、每月缴纳多少养老保险,员工自己是不能决定!
但企业单位员工如果嫌养老保险缴费低,即五险一金待遇水平低,可以考虑更换单位。这点员工应该能自己决定。
您请不要说换单位容易找好单位难。
找好单位难的责任是员工自己的能力问题,有能力有学识的人,好单位都会来找他。
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您要是嫌自己的五险一金待遇水平低,您就要想办法把自己变成金子!
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特别是公务员,哪一个不是时刻努力争取更换工作岗位?
公务员在不断争取更高的职务;专业技术人员不断地争取高一级职称。这都是不容易的。也是机关事业退休人员养老金高的根本原因。
3、不同的单位,员工享受的五险一金标准不同,确是员工自己的问题!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工作人员如果发现单位待遇不好,还不想办法改变,难道不是员工自己的问题吗?
躺平永远只能处在低水平上。活到老、学到老的人,才是生活中的强者。
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每一年都要参加多次专业知识学习,如普法学习、本专业常识学习、本专业技能学习,等级考试等等。
以教师为例:每五年就要复核一次继续教育学习情况,如果学习积分不够,教师资格证就会被判不合格,就不能教学了。
与机关事业工作人员相比,企业中普通员工的专业学习要求少了许多。
当然企业中有些岗位上的员工,也是需要特殊技能的,这些有特殊技能的人,他的养老保险待遇一定也是比较高的。他的养老保险缴费应该就是各省规定的基数不能超过300%的那部分人,他们将来的退休养老金也是很高的。
金御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